防水工程與抓漏工程
2017-06-02
防水工程與抓漏工程雖然都與防止漏水有關,但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
是不同的。防水工程是全面性的施工,不論漏水點已知或未知,皆以阻止水滲入為目標,並且著重於整體結構的長期防水效果;抓漏工程則是局部性的處理,透過停水或漏水檢測精準找出漏水點,才能正確的對漏水處進行最適當的處理,預防無謂的施工與破壞,是根治漏水最佳的方式。
在台灣,一般民眾經常無法分辨防水工程和抓漏工程的差異,在實務上,抓漏工程因為要達到讓漏水的地方停止的成效,會使用短期性且強效的材料,而防水工程則是必須需要耐久性強、耐防水性高的材料,以保障整體結構的防水性能。因此,在實務操作上防水工程跟抓漏工程是有很大差別的。
一、台灣常見的家庭漏水處為以下簡單敘述
- 屋頂常見漏水處為:屋頂水箱、管道間、水塔下、排水孔、女兒牆、屋頂造景、屋頂裂縫。
- 外牆常見漏水處為:外露梁、冷氣開孔、牆面裂縫、窗戶、陽台、遮雨棚。
- 浴室常見漏水處為:水管接縫、管邊漏水、地板裂縫、水管破裂、浴缸積水。
二、房屋漏水小常識:
老式公寓、大樓的水管線是用鐵管,使用幾年後會出現腐蝕破洞漏水,新式大樓水管線為不銹鋼管,較無漏水問題。管線分為排水管及自來水管,若用水時才漏水即排水管的問題,若有無用水均漏水即自來水管問題。
浴室地板磁磚若鋪設不佳或年久失修,使用過後水滲進地板裡層,同方位的樓下天花板也可能漏水。而如何檢查浴室馬桶、洗臉盆有沒有漏水?我們可拿一大盆水,直接倒入馬桶或洗臉盆內觀察,如果底座四周有出現漏水情形,那就代表馬桶有堵塞或是馬桶的接頭鬆脫;而另外如果碰到水管的漏水,代表水管接頭長時間受到天氣的熱脹冷縮或是地震的影響,接頭處已經產生鬆動或是破裂,進因而造成漏水的情形。
不論原因為何,只要是樓下天花板漏水,修繕工作必定要在樓上進行,也就是一樓漏水、二樓修理,以此類推。
通常修繕費用由兩樓層雙方平均分攤,但若問題出在樓上,則由樓上住戶全額支付。台灣因為地形氣候的關係,滲漏水成為建築的"癌症",甚至是台灣建築物在質量上的第二大問題。根據調查台灣國內居住房屋的滲漏率超過60%,住宅頂樓及地下室的滲漏水率也高達95%和57.4%。